"CEDSI—STEAM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培养”系列课程
人工智能
课程背景
21 世纪是设计与创造的时代,人工智能浪潮正在加速席卷全球。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也给教育带来巨大冲击。
2017 年 7 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支持开展人工智能竞赛。
2018 年 1 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 年版)》,课程方案与高考综合改革衔接,编程成为必修内容。
2019 年 3 月 25 日,首届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以“规划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引领与跨越”为主题,形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发布的大会成果文件《北京共识》明确提出:要通过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系统融合,全面创新教育、教学和学习方式,利用人工智能加快建设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
为此,赛迪思教育研究院与北京、深圳技术公司合作,共同组建高水平研发团队,针对 5-18 岁青少年儿童精心开发了“CEDSI 人工智能”系列课程。
课程定位
《CEDSI人工智能》系列课程以提升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发展能力为目标,旨在通过项目式、游戏化和结构拓展型教学方式,向学生提供可体验式的教学情境。整个课程强调协作学习和基于任务的学习,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和探究活动中体验编程过程、传感器应用和机器人的构建原理,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趣味挑战中锻炼逻辑思维、计算思维、设计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逐步培养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个课程通过趣味编程、智能传感器和机器人课程的层级递进,课程内容的知识贯通与能力衔接,科学性地培养与逐步提高孩子的编程思维、设计思维、动手能力、对机械结构及运动原理的理解、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
《CEDSI人工智能》系列课程包括:趣味编程课程、智能传感器课程、机器人常规及竞赛课程。课程内容层级分明、循序递进,知识技能有效衔接、融汇贯通。
课程特色
实践性:零基础入门;从学生已知现实情景中导入,通过建立现实世界与机器世界的连通;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意设计项目为抓手,通过演示、观察、头脑风暴、设计方案、开发制作、自我评析、分享演示、小组互评等实践性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和彼此互动中,体验和理解编程思维与传感器的原理,掌握机器智能化的技术实现过程。
灵活性:通过交互式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学⽣可以充分利⽤课堂时间进⾏基础学习与实操演练,还可以灵活分配学习时间,利用业余时间在家通过回放教学视频进行预习、复习、反复练习及在线提交作业。
趣味性:项目式、游戏化学习方式,可体验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沉浸在真实的环境中亲身体验编程、传感器和机器人的原理;课程每节课都是以故事为主线,并配有相应的挑战任务,让学生在体验、分享和创造中获得学习的快乐。
科学性:贯通知识与能力,注重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动手能力以及对机械结构和运动原理的理解。通过系统化,图形化编程,让孩子在循序渐进地趣味挑战中锻炼逻辑思维、计算思维、设计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及问题解决能⼒。通过作品,外化学习结果、外显习得的知识和能力。
教学模式
课程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可通过多种方式嵌入学校课程,体开展方式如下:
(1)信息技术融合课程;
(2)学校延点课堂校本课程;
(3)学生社团课程;
(4)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CEDSI 人工智能编程课程采用双师教学模式,为项目校提供整的教学视频,有效解决学校人工智能教师的困难。所有课程均为课教师提供完整的课程教学资源包,包括教学设计、教师用书和器材等,帮助教师开展教学。
教学环境。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环境利用普通计算机教室可满足要求或者使用普通教室结合电脑(pad)进行小组教学。
微信二维码
邮箱:cedsi520@aliyun.com
电话:029-89666308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翠华南路1688号曲江创客大街1505号